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领域为何也能走在世界前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17:37
急用!

这道题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理说,意识形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应该是相一致的,即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并不如此,有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而经济发展程度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上仍然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远远超过经济实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出现也有客观原因的。一是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阶级斗争形势、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如果德国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未达到一定水平,没有相当成熟的无产阶级,它也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故乡。同样,若是中国现在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若是没有几千年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想使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普遍化,高于资本主义道德水平也是不可能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固然是正确的,但衡量一个国家的哲学领域水平,并不关注普通名著如何,而是在于是否有哲学大师级的人物出现。事实上,我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很快,会使其自然科学人才需求量很大,在社会风尚上不利于人文人才的形成,正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乱世,却出现了百家争鸣;而明清闭关锁国,其间亦不乏如王守仁这样的哲学大家,在某种程度上,农耕文明反而促进了哲学发展,因为他们不想现代人一样有太多的享受与需求,而能够安心地思考问题。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战略上想赶上并超过经济发达国家,没有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难以实现目标的。所以,在哲学领域经济落后国家完全有可能在哲学领域超过发达国家而位列前茅,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