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总供求状况及其结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2:16:32
(1)判别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平衡与否,要与价格水平(CPI)变化相联系。
(2)重在分析结构问题,特别是总投资与总消费的比例关系。
(3)要分析存在严重结构问题的原因。
(4)讨论拟采取的总供求政策。

1 期货基本常识(最全的)
  国际期货的发展概况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交易发展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交易的方式越来越高级,从原始的以物易物到一般等价物到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期货也是一种交易形式的创新。期货的产生同样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最早的有组织的期货交易出现在17世纪的日本。当时的日本两种经济平行:一是原有的以耕地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一是日益扩张的城市经济。富裕的地主和封建领主发觉他们自己被挤压在这两种经济之间。他们收得的地租,是他们的封建佃农以每年收成的形式交给他们的。这种收入是不规则的,受到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和其他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因为货币经济要求贵族们手头上始终有现金,收入的不稳定促使他们把多余的粮食运到大城市大阪和江户(现东京),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仓库储存起来,到必要时出售。为了更快地得到现金,地主们很快就出售他们的库存票据,即他们储存在农村或城市仓库的产品的凭证。商人们买进这些票据,以期获得他们预想的需要,因为他们也同样时时受到收成不稳的影响。

  最后,"粮食票据"成了交易中普遍接受的货币形式。不过,库存的粮食在数量上常常不能满足贵族们的需要,许多商人在贵族们实际出售粮食票据之前就给他们赊帐,当然是要收利息的。

  到17世纪后期,日本的稻米市场发展为只允许进行期货交易了。1730年,日本帝国政府正式承认这一市场为"稻米预期交易"市场。市场上的许多规定与今天欧美国家的期货交易规定相似。

  日本在期货市场里引入现货市场,显然是受到西方交易的影响。早在19世纪早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从没有组织的俱乐部协会形式演进到了正式的交易所。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是第一个这样的交易所。它于1848年建立,有82个成员。在芝加哥的交易有标准规定、检察制度和过磅体系。

  美国大的交易所主要在芝加哥和纽约。选择这些地方是由于他们都在交通要道上的缘故。纽约地处海运的重要港口,是理想的国际交易场所。芝加哥位于通向美国农业心腹地带的铁路和水路中心,是美国国内交易最理想的地点。芝加哥交易委员会的期货交易很快就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并迅速为其他交易所采纳。1870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