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题诗》、《山中》、《城东早春》内容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44:06
快啊
我是问有什么不同啊

1.红叶题诗我知道的共有五例:一例见唐《云溪友议》;一例见唐《本事诗·情感》;一例见宋《青琐高议》;一例见宋《补侍儿小名录》;一例见宋《北梦琐言》。
《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卢渥于京师御沟拾得一红叶,上有题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其后竟与题诗的宫人成婚。
《本事诗·情感第一》载:顾况曾拾得皇宫中流出的大梧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随红叶,好去到人间。顾况于次日也题诗于叶上,置于流入皇宫的水中;其后又有人拾得宫中流出题有诗句的梧叶,系答顾况诗而作。《本事诗》中宫女第二次所题的诗是:“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补侍儿小名录》、《北梦琐言》,未尝见其书。

2.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一名“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水清浅,故曰“白石出”。
【元】原
【湿】形容山岚苍翠欲滴,湿衣如雨。诗人借用美学的“通感”手法,用触觉的干湿来感知视觉的翠色。故苏轼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感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