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08:5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为人民服务是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他得到的个人利益也越多,这是由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决定的,归根到底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个人能得到公开合理的收入分配。
毛主席都教导我们不要对待任何事情"两个凡是",但是刚才上面的那一段我是从毛概书上原文抄下来了,我也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毛主席不是还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但是这句话在我们当今社会现实中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不明白书本上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

首先我不赞同这句话。
但是这句话自己有他的一套所谓的逻辑。
就是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按照个人劳动量的多寡来决定你取得多少回报的。于是你越付出,你就越收获。你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付出自己的劳动,那么社会自然有人会给你更多的回报。所以,这个制度是公平的,因为它确保每个人的收获是与其付出成比例的。

而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了,持有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人可以更容易的获取更丰厚的利益,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埋头苦干的农民工却仍是无产阶级。重点还在于持有资本的这些人可以占有更多资源来让自己的劳动更具有价值(教育),生产要素的投入和高附加值的劳动创造的大量价值自然也就归这些人(资本家、或者高学历者)拥有了。

这应该是编书的人根据毛泽东理论里面的话 延伸出来的吧
政治书上的东西,也就骗骗你们学生而已

穷人靠卖劳动力赚钱,富人靠资本赚钱,也就是钱生钱,怎么会有公开合理的收入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