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44:57
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

我想应该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规划、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时,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文件中提出这一科学概念,还是第一次。这表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化,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揭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及其科学内涵,是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和谐社会状态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在我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就不乏有关和谐的观念和对和谐社会状态的憧憬。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设想的和谐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无为而治”状态,强调“道法自然”的玄虚空幻与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他描绘的那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画卷,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另一代表庄子那里,社会和谐也体现在“至德之世”、“至治之世”、“建德之国”等,人的文化本性被充分解构,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所以,道家设想的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人对自然的顺从,国家的无为,民众的自治。因此,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也有其深刻意义,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定借鉴。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里,和谐社会应当是由家庭发端的。由家庭的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在儒家看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他设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被表述的淋漓尽致。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就是将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另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推崇一个“和”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社会和谐而不千篇一律;再者,在用人机制上任人唯贤,“选贤与能”。同时,他主张加强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和谐有序的安定环境。另外,建立“和谐”新社会,一直是社会主义思想先驱们的美好理想。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大家傅立叶《全世界和谐》那里也预言,不合理的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或称“和谐社会”所代替。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与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