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演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40:51
简答题!

中国文化中早在《诗经》、《左传》等作品中就有了民本思想。
战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将民本思想发扬光大,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他反对统治者过分压迫人民,并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它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秦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后,虽说皇帝被抬上至高无上的位置,但还是存在民本思想。从汉至元,许多次农民起义对封建王朝的撼动或推翻都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明清时期君主专政达到高峰,但此时市民阶级兴起,人民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许多文人都积极搜集民间的传说来进行创造。在中国步入近代后,由于“诗界革命”以及三元里人民抗英战斗、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民本思想开始大规模地植入人心,并最终导致了人民的民主革命。

给你网址,这上面从上古时期一直写到新时代的民本思想的演变,但是字数太多,超过了10000。有些内容,敏感词汇又不给发,你自己看吧。这是HTML版的网页,需要WORD文档打开(绝对不是病毒!有假可举报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