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是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颁布了什么法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6:25:31
拜托了,帮帮忙!!!感激不尽!
不是"贫困老年人"问题,而是国家颁布的"扶贫致富"的有关法律

不断的纳入低保,穷人不断的增加!

最为传统的救助措施就是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将救助款和物资拨付给地方政府然后再由地方政府将救助款交给贫困地区。这种做法的最大的弊端是许多的救助物资不断不能如数的到达贫困人口的手中,而且将导致中饱私囊或挪为它用的腐败行为产生。穷人们得不到好处,体会不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而地方政府则从这种救济中获得好处,使这些钱财变为本来收入还可以的政府官员的收入补贴。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对国家救助资金和物资的有效监控的渠道。国家将救助款发给下一级政府,然后再由下级政府将资金和物资继续拨给下级,直至达到困难户手中,这中间至少要经过5道环节。政府没有足够的精力对于每一笔救助进行有效的监控,原因是这种监控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不仅能使物质上,而且在人力上。因此,在没有有效的监控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发放救助金的动力在于所谓的“自觉性”,当政府资金缺乏的时候,“顺手牵羊”将救助金挪为它用便是最优选择——除了一定的风险外,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甚至无需偿还成本。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层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央政府为委托方,地方政府为代理方,但是委托方对于代理方没有有效的监控手段,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效果可想而知。最容易出现的结果就是,代理方侵害委托方的利益。这种贫困救助的种种弊端已为大家所知,因此专家开始探讨更优的救助手段,直接将救助款拨入贫困家庭的银行户口中——一种通过利用现代银行直接对贫困家庭进行资金救助的手段。

这种救助手段的优点在于他能够直接绕过重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救助资金直接到达贫困家庭的手中,从而杜绝了政府侵占、挪用救助款的行为。但是,这种做法有许多的基础和成本。首先,贫困人口多出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而在不发达的山区,基础设施极其简陋,没有像样的公路,方圆数十里没有银行,人们甚至对于银行没有一点的概念,由于知识水平和心理成本,不会到银行去办理存取款业务,因此,如何真正使得救助资金到达困难户手中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为了实施救助金直接发放而对贫困山区村民进行存贷知识的教育活动的成本是巨大的。可以解决的办法是由贫困山区的农民推选出已为大家信任的村民为大家领取国家通过银行系统发放下来的救助金。这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存在代理人私吞部分救助款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政府将每个人口的救助金额传达给每个农户,即在信息对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