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宗教冲突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38:00

天主教为爱尔兰主要宗教,约占人口92%。
英国则是新教国家,
北爱尔兰由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和信新教的英国人组成,

这里的宗教冲突其实也是北爱尔兰的归属冲突:
加入天主教的爱尔兰,还是留在新教的英国

今日的北爱尔兰纠纷乃是英国史上爱尔兰殖民问题的延续。

北爱尔兰问题中,有关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间的宗教冲突,始自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时代。英人脱离罗马天主教,改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却坚守天主教信仰。英人歧视天主教徒,遂使形同水火的殖民关系更为不兼容。英国内战期间,清教徒领袖克伦威尔曾在镇压爱尔兰叛时,二度屠杀天主教徒。光荣革命(1688年)后,爱尔兰更因支持天主教信仰的英王詹姆士二世,惨遭信奉新教的继承者威廉三世的血腥镇压。血仇的历史记忆,使得仇英情绪已然成为爱尔兰民族的宿命。英人面对不驯的爱尔兰人,以及他们心中永世不忘的仇恨,为着掌控政局,一方面没收不合作者的土地,大力招募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新教徒移民,培育出日后控制爱尔兰经济的新教地主群;另一方面,则订下严厉的法条,限制天主教徒的发展。这些限制包括:让改奉新教的爱尔兰人享有遗产继承的优先顺位;限制爱尔兰人担任公职;不许他们持有武器;限制他们受教育的机会(规定学校采英国国教的宗教仪式,致令天主教徒无法参与)。这些不平等待遇使爱尔兰天主教徒永远处在受制的附属地位上,而爱尔兰人的仇英抗争亦未曾一日或减。英国长期歧视非国教的天主教信徒,在爱尔兰新旧教徒间所制造的不平等关系,即使在改变国教政策,于一八二九年公布「天主教徒解放法」 (The Catholic Emancipation Act) 后,仍然是爱尔兰蓄势待发的社会问题。

北爱尔兰政治危机的真正问题,其实来自本身不够均衡的社会结构。掌政的新教族群独占政权,包揽政治利益,不愿以平等对待贫苦的天主教徒族群,甚至以暴力保障自已的权益。南方的爱尔兰共和国对于分治的北方六省,其实是相当中立的。同时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天主教教徒,其实也没有加入穷苦的南方的意愿;因为他们在北爱尔兰的生活,虽比不上新教徒,还是较南方的生活好。他们只是希望新教徒能让他们同享应有的社会福利和受教育的权利。也期望英人能尊重他们的公民权,制止新教徒专权。可惜英国与新教徒都没有作出适切的反应,于是在爱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