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当权就会误国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37:45
《三国演义》里张让等人杀何进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印象非常深刻觉得宦官当权固然不好,可那些士大夫也好不到哪去,就连那些标榜为国为民整天闹绝食闹死谏的清流党人,恐怕也只是喊喊口号作秀的成分大吧.不管是宦官也好、士大夫也好、清流也好,最多的恐怕还是为自己着想的多吧。真正能为国家为万民想的能有几个?所以好多书上写的宦官怎么怎么误国,恐怕只是那些士大夫的一面之词吧?可信度恐怕不高。
再说东汉没了十常侍、明朝没了魏忠贤以后不还都是亡国了?一个国家的兴亡有时候皇帝尚且左右不了,难道就是一两个宦官所能败坏的了的?难道说是灵帝喜欢卖官、天启喜欢做木匠活都是那些宦官教唆的?虽然那些宦官从小进宫没什么文化,但是他们的之所以能当权,是不是也有皇帝为了牵制儒生士大夫的势力的因素?或者很大程度上是和皇帝无能驾驭不了有关吧?
而且史书大多是由那些士大夫、儒生写的吧?这些人和宦官是死仇?他们写的史书就绝对可信吗?
好像唐、宋、清三朝没有听说过有很多权阉,而明朝几乎就成了宦官横行的朝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和国家的体制有关?
不知道我这样的想法对不对?请高人指教。

对于你前面说的东西,是非之类,你还是自己读史来解决好了,一句两句不可能说得清。

至于你说明朝为什么宦官横行,确实和体制有关系,明朝最大的特点群臣架空皇帝,拿“当年明月”的话来说,这是个“名臣”的时代。皇帝被视为道德的楷模高高在上,群臣以道德体系压制皇权。以天意来限制皇帝做出违反道德的事儿。这样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朱元璋当初立国时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变乱的措施导致的,朱元璋立法限制了皇亲、外戚的权利,这样,以外作乱的主力——皇族、外戚,就基本杜绝了,大臣的权力就明显抬升,本来朱元璋也有一套措施来限制大臣权力,但是只适合他自己,他的子孙已经没有能力和群臣抗衡。能借助的也只有宦官的力量,然而朱元璋又限制宦官不能识字,可能是人为宦官不识字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能力,但是也正是宦官阶层知识层次太低,反而更加的为祸。

至于更详细的内容,你可以看看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不一定,说“宦官毕竟身体有严重缺憾,就导致绝大多数宦官心理有问题”那是歧视残疾人!
孔子早就说过:“礼失求诸野”! ——世风日下的年代,道德高尚的人在民间。
即使宦官想为祸/为善,由于能力学识远不如官僚集团,其危害/为善能力也远不如官僚集团大。官僚集团对能力出众(为祸/为善) 的宦官可以想象得到,是极为嫉妒的!

皇权的关系,皇帝亲信宦官嘛,自太子之时,伴读就是宦官,身边除了宦官还是宦官,和他们朝夕相处,自然信任他们了,一旦当了皇帝,就委以重任。以后慢慢的就酿成了宦官误国的事来。而且这些皇帝都是些平庸之辈,不理朝政。

不一定。还是要看他当权过程中做事的好与坏来衡量。

由于天子虽然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由皇帝直接统管的人只有宦官团体,同样反过来说天子的起止坐卧都由宦官控制,那么在有作为的天子当朝时,宦官就是很好的利用工具,比如上面提到的蔡伦、郑和,如果是个庸碌的天子在朝,那么一旦大臣投鼠忌器,那么宦官当权是必然的,由于宦官集团出身多是下层人物,所掌握的治国之论极少,所以宦官当权必然误国。

蔡伦,郑和不都是宦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