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工序质量的基本控制方法有哪三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04:55
产品防护目的和范围是什么?

1 工序质量控制简介 <br><br> 当前,整个国际质量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是,质量控制方面由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向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发展。ISO9001:2000标准要求采用“以过程方法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设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除了要牢固树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思想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实施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ISO9001:2000强调的过程方法的体现。 <br><br>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如一台机床)对一个(或若干个)劳动对象连续完成的各项生产活动的总和。设备工程项目就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要控制项目质量,首先应控制工序质量。设备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是在设备制造、安装等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序是施工过程活动的基础,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只有严格地控制工序质量,才有可能保证设备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br><br> 2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br><br> 工序质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使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应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使每道工序所形成的产品(或结果)达到其质量要求或标准。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和活动效果进行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的内容如图1所示。 <br><br> (1)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 <br><br> 工序活动条件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种生产要素及生产环境条件。其基本控制内容包括人员、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机械设备、工艺及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控制方法主要可以采取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方法。控制依据是要坚持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操作规程等。控制方式是对工序准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及环境条件宜采用事前质量控制的模式(即预控);对工序活动过程的诸多因素宜采取事中质量控制的模式(即跟踪监督等)。 <br><br> (2)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br><br> 工序活动效果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