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是指什么?摊余成本与通常所称的历史成本概念是同一回事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13:33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但在例题中: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现金流入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债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该债券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测试: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