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理湘军的方法及湘军的兵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12:37

1 湘军军制以营为单位,以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取代八旗绿营的世兵制度,兵必自招,将必亲选,兵随将转,兵为将有。用儒家三纲五常的传统礼教武装头脑,用同乡共井的乡土观念维系军心,一支当时最勇猛凶狠的湖湘子弟兵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号为乡勇,又称湘军。
2 曾国藩认为,“打造军队,首在拣选将才,而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也就是说:打造一支有精神的团队,首在挑选将才,必须要找有深远智慧谋略的人,而且要号令严明,能耐劳苦,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才是最好的人选。

对于治兵的才能,他认为不外乎“公、明、勤”这三个方面,如果办事不公正,赏罚不明,士兵就不会心悦诚服;如果不勤于职责,军营里的大小事务便会堆积,难以处理。同时,要不怕死,与敌人对阵时,才会身先士卒,士兵才能为你所用。

“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义。”曾国藩认为能战是最重要的事情,假如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敌人突围,无法抵御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会毁于一旦。第二重要的是能爱民,第三重要的是让上下官绅都和睦。

曾国藩直截了当提出的“能战”,和现在经理人挂在嘴边的“执行力”可谓异曲同工。对曾国藩而言,最显露其“执行力”的战略,就是1862年的天京之战,当年,曾国藩调动湘、淮军7万余人分兵十路,包围天京。期间,曾国藩实施坚壁清野、挖地道、合围、各个击破等策略,历时一年多,攻克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