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虚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32:16
谁能理解这句话啊。
存在就是虚无。万物本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客观虚无的。存在和虚无本是一个概念。他们都是互相照应而生的。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意思。阴阳两极即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

没有虚无一词,存在一词就没了意义。就象若没有光明则黑暗一词也不成立。
就象道家所言,一个有道根之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看待首先进入的境界是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然后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直至
山就是水,水就是山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明白
一切都是物质的组合,只是对我们的感官来说起表现形式不一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光`暗我能看到,但虚无`````我看不到,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因为`存在`这个词也不能形容它`
我想`虚无`就是`存在`的假设反义词吧.感觉它们有点像`客观`与`主观`的对立.只不过`虚无`是绝对的主观罢了~可以完全脱离客观的存在(`虚无`的存在).....
你认为虚无是什么呢?(`存在`的虚无?)
只是`存在`的反义词吧,当然你可以把光读AN,也可以把暗读GUANG.`存在`和`虚无`都是人们的假想词语,其本身的定义太XXXXX了.
`实物`和`虚物`?那么`虚物`是什么来的`````
`虚无`只能是`存在`的一种逻辑上的对应吧.其本身不能在除了逻辑外和`存在`对应的.`虚无`的范围要比`存在`狭窄.因为
`虚无`就是=`假设`!

把万物看成实在的还是虚无的,是人与佛的境界差别。佛教并不认为色空是对立统一,空是绝对的统一,色最多是空的衍生品,说没就没了。
佛教所谓‘本来’可以理解成客观存在,而‘有’和‘无’是指主观感受,类似苦和乐的主观感受,愿意说它们相伴而生倒也无妨,说它与客观存在相伴而生,未免让人怀疑有意混淆概念了。客观上不能够既存在又虚无,这只是把反义词说成是同义词,其实没有意义,所以应该归到主观唯心主义,他等于说万物客观上不存在,即,有无是主观决定而不是主观认为,这是一种用辩证法伪装的主观唯心主义,需要略加分析一下以便让这种观念原形毕露。不仅如此它也是有违佛教佛法真谛,如果按佛教的话说,这种观念应该是叫波旬,闻者信者有佛教六道地狱轮回之虞。

佛法说:缘起性空。存在从本性上说就是虚无——空。
老子说:道生无,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无为而无不为,无有而无不有。
易经说:变易,简易,不易。

简单来说,同一个物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