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15个虚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5:24:47
我想要高考的文言虚词解释

http://www.hanggao.net/class/0301/wenyanxuci18.htm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
http://education.163.com 2005-11-30 09:53:53 来源: 新闻晚报 李支舜

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对文言文虚词的要求是:“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文言虚词的要求。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这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一般是2分,翻译题和其他题间接涉及虚词的理解也有不少。因此,虚词的学习切不可忽视。

历年高考考查虚词的特点

上海卷从1985年以来到2005年,包括近六年的春考共计26次考试,先后考了以下虚词:之、其、而、则、于、乃、者、也、以、哉、焉、矣、耳、为、诸、乎、盍、是以、顾、已而、乃尔、相。另外在翻译题目中也涉及到了部分文言虚词的理解。这样,高考实际上每年都考了虚词的理解。由此,虚词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从分值看,单独设题一般是2~3分,近两年直接考题都是2分。

2、从题型看,有选择题,这两年的春考、秋考都是这种题型,如2005年: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学相乐之意;D、以威其德耳。有填空题,如2003年考题:“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有判断题,如2004春考题: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求之树下,不见:之(子胥);B.如是至再: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此(前君之剑);D.掩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