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与严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39:42

都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启蒙思想家.一个著书,一个译书.
  魏源(1794年—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号良图。清湖南邵阳县金潭人,(今隆回县金潭乡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著有《海国图志》50卷,《圣武记》,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海国图志》书中阐述了作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近年有<魏源全集>出版发行.
  启蒙思想家--严复

  --------------------------------------------------------------------------------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

  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

  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

  ,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

  》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

  传。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

  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

  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