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保险主要壁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8:00:05

楼主的问题很笼统,谈及民族保险很多人都只是知道平安、中国人寿等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保险公司,而对于一直在国外经营的民族保险企业却很少了解。其实,民族保险早就走出国门了,早在1956年,中国保险集团就已经在海外开展业务了,业务遍及中国大陆、港澳、东南亚、东亚、大洋洲、欧洲。

国内目前实行的代理人制度的确是来自友邦,但是这种模式是全球多数寿险公司普遍运用的方式,在哪里也行得通。对于一楼说的“除了友邦,其他的都不行”的说法简直就是扯淡,友邦做的好吗?1992年以来16年了,友邦在全国有几家分公司?

目前,保险业已经对外放开,大批的外资和合资公司进入中国,而且以后还会更多,面对竞争主体的增加,民族保险企业也面临很大的挑战,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增强民族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国务院批准中国保险集团子公司太平人寿在内地恢复营业,创造了“太平现象、太平模式、太平速度”,短短的6年时间,太平人寿已经在27个省市拥有34家分公司和500余家三、四级机构,全国性网络布局已经基本铺设完毕,并率先在行业内实现“全国通”。

搂住的问题很专业啊,民族保险难以推向世界,因为我们一直是向人家学习的,想超越还远着呢,再说中国的保险模式只适合中国,出去就不行了。当然外国的想进来也很难,做的最好的是友邦了,其他的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