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VISTA分区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58:17
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请听我仔细道来,帮助我解决疑惑.
我原先有一个XP系统,分了四个分区.C,D,E,F盘

然后我想安装vista,进入vista的安装界面时候我删除了C,D,E分区,(F分区里面有重要的东西不能删).这时出现了第一个问题:
C分区删除后变成——〉未使用的分区15G
D,E分区删除后变成了——〉未使用的分区30G
都是未使用的分区,为什么不会自动合并成45G的一个分区呢?

我试了好久还是不行,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
我把第一个分区分成了两个7.5G的分区,第二个分区分成了两个15G的分区
接着我把它们一一都删除了,这时候四个分区居然神奇得合并成一个“未使用的45G的分区”
为什么这时候可以合并了呢?

继续:我在 这个45G空间上分别创建了20G,10G,15G的三个分区,当我创建15G的那个分区的时候发现,最底下的那个原来是F盘的分区莫名其妙被自动删除了,变成了“未使用的35G分区”。(我的电脑硬盘是80G的)。我晕了,那里面的资料很重要的都没了!
为什么最下面的分区会自动被删除了呢?

望高手能解释一下,帮帮我,谢谢!资料我已经用软件恢复了,但是这个问题我还是很疑惑!
汗,百度这次让我太失望了...

你没了解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在没有删除的时候是不能相互合并的.
下面是引用的

一、什么是分区?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二、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

硬盘分区方式
我们平时说到的分区概念,不外乎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如果说逻辑磁盘就是分区,则系统最多只允许4个逻辑磁盘。对于具体的应用,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