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美国的次贷危机中西方各国政府扮演的角色谈一谈对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认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00:19
这是我的政治作业论文题目,我是大二非金融业学生,不需要回答得太细,由于经济方面懂得不太多,所以希望各位给出关键词,可以让我自己上网找,另外就是回答可以简单一些,讲到点上就OK,论文字数要求1500-2000,回答好了加分!万分感谢!

金融危机搅动欧盟大国关系

  近来,随着欧洲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法国和德国这对“铁哥们”渐行渐远,而一贯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的英国却成了被竞相拉拢的对象。欧盟“三巨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相互间的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

  法德间隙扩大

  在欧盟历史上,“法德轴心”一直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但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个轴心却有点“失灵”,对于法国总统萨科齐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应对建议,德国似乎总是站在对立面。

  在这轮金融危机刚刚袭击欧洲之时,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就有意效仿美国,举欧盟各国之力设立一个统一的救市基金,但因为遭到德国反对不得不作罢。在德国看来,由于欧盟并没有这笔预算,设立统一救市基金无疑意味着自己要成为摊款最多的“冤大头”,况且如何管理和使用交出去的巨额资金也是个未知数,因此自保才是上策。

  后来,萨科齐又提出的两项建议,即推行欧元区“经济政府”和各国设立战略基金,再度遭到了德国的抵制。

  萨科齐主张,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应定期会晤,起到“经济政府”的作用,以加强欧元区政策协调。此外,欧盟各国应成立战略基金,及时购入大幅缩水的本国银行和重要企业的股份,避免被外人“抄底”。

  德国则认为,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将危及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将欧盟割裂成两大阵营,引起非欧元区成员国的不满,而萨科齐有关设立保护本国战略产业基金的提议也有违自由市场经济理念。

  布朗成“香饽饽”

  当法德关系在金融危机中感受到阵阵“寒意”时,作为欧盟“三巨头”之一的英国却成了法德两国竞相拉拢的对象,英国首相布朗俨然成了“香饽饽”。

  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国追随美国参战。而法国和德国则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英国与法德的关系随之疏远。近几年来,英国与法德的关系有所缓和,而此次金融危机则为英国修复同法德的关系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金融危机爆发后,萨科齐和布朗会晤频繁,两人在不少问题上的立场也惊人地相似。在10月12日法国出面召集首次欧元区成员国首脑会议时,尽管英国并非欧元区成员国,萨科齐还是特意邀请了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