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八回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29:49
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
“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
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像,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
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
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
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
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
正经的为是。

《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
1请问第十八回元春回家与上括号里的有什么关系?
我所了解的是那石头是宝玉吧,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呢?

这是作者以石头的口气来写元春省亲的繁华吧,因为《红楼梦》开篇不是说本文是石头经历了一番世间的温柔富贵后的自述吗。还有这样写不用赘述如何的繁华,比较好收笔。
这是此段的脂评,给你参考一下。【庚辰双行夹批:自“此时”以下皆石头之语,真是千奇百怪之文。】【庚辰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试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

凄凉环境于华丽的环境形成对比

青埂峰下那石头应该是宝玉戴的通灵宝玉,而不是指贾宝玉本人,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石头只是“夹带”其中,一同下凡的,与神瑛为两人两事,这应该是借石头写当时的情景

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其他的人都回答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提问者的另一个问题大家好像都没回答哦。
石头不是指宝玉,是指开始在青埂峰下,后来被一僧一道化作小石头,让宝玉衔其而出。石头相当于现在的数码摄像机,记录了宝玉在人世间经历的一切。

我与上面有些朋友的回答有所不同。
1 石头就是宝玉,宝玉就是石头。作者开篇就说到石头是“幻形入世”,宝玉其实就是石头的“幻象”。
2 繁华看似是大荒山青埂峰下凄凉寂寞的对照,亦是宝玉日后生活的对比。后来,石头重归大荒山时必然有文字与之呼应,石头也必然会想到从前的繁华,是后文的一大伏笔。
3 同时,也有打住作者不愿费墨的,说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