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主题词:爱心公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3:59:22
推荐 主题词:爱心公德

要求:
(1)相关语段5段(每段不少于100字)
(2)相关美文一篇

我也是星辰的啊,只找到一篇文章,见谅!
礼仪、社会公德和爱心
近日,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所要建设的文明城市形象打下更好的基础”,上海市在今年2月间启动了“百万家庭学礼仪”的活动。据说,市民的热情还很高。我不敢妄评,更无意泼冷水,但是有感想,不吐不快。
查《现代汉语词典》,“礼仪”者“礼节与仪式”也。礼仪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有许多与平民百姓几乎没有关系。例如,古今中外的宫廷礼仪、皇帝祭祀的礼仪以及当代的接待国宾和国家元首出访的礼仪、使节递交国书的礼仪等等。这些都是政治的包装品,“百万家庭”不学也罢。
依我看,中国大陆民间比较普遍存在的陋习不是礼仪问题,而是社会公德和爱心的缺失。中国人不乏社会公德与爱心,成千上万的人在捐助希望小学,关怀艾滋病患者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一处遇难,全国的百姓慷慨解囊支援。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在自己的心灵中还保持者如此纯洁的一片天地,令人自豪。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陋习渗透在我们亿万人的行为之中,以致于上海要动员“百万家庭学礼仪”。是礼仪问题吗?以随地吐痰为例。记得我上小学时,就听老师讲过,一口痰吐在地上,干了以后就变成灰尘,许多细菌就随风传播。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这个陋习仍代代相传。我走在路上,经常看到,我的前后左右都有人在往地上吐痰,开车的人将车窗摇下,往马路上吐痰,这都是我们最常见的。似乎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是一个大痰盂,有地就可以吐。要治理这个顽疾,光学礼仪时不够的,应该让每一个随地吐痰的公民都懂得这是一个社会公德问题。
又如,在城市,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本来是每个公民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可惜,不少驾驶着奔驰和宝马车的人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眼看颤颤巍巍的老人在过马路,他(她)们还要疯狂般地鸣笛催促。可悲的是,车是现代化的,开车人的头脑却是赶大车人的。行人则认为有路就可走,红绿灯与他(她)不相干。这是一个国家有没有法治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游戏规则,如果连这个都不遵守,如何让世人相信中国会遵守别的游戏规则呢?
有一件事我至今不能忘怀。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说,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剧团到中国演出,第一天进北京某剧场排练,就遇到了又脏又臭的厕所。于是,剧团的第一件事就是艺术总监带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