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国际市场战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09:03
求一篇论文..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分析..市场营销的作业..谢谢
进入一个目标市场..根据市场细分改进产品

解读中国乳品企业国际化市场战略
时间:2006-04-17 主题:解读中国乳品企业国际化市场战略 点击:93

日前有传闻称,外资乳业巨头雅培拟以2亿美元并购位列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五强之一的青岛圣元乳业公司,消息一经传出就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就在2005年联想成功完成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百度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价即疯涨至66美元后,中国乳业行业也掀起了一场迈向“国际化市场之路的新高潮。
外资节节退败,国产乳业“固守”滩头
回顾2005年,外资乳业涉足本土乳业企业资本运作,已成为2005年中国乳业市场的一个热点现象。表面看,2005年外资乳业巨头“杀气腾腾?地大举入主国内市场,而这一连串看似独立的“并购?和“投资?资本运作的背后,却隐藏着并不简单的行业必然性。

自1993年,国际乳业巨头开始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到1995年,世界排名前五位的雀巢、卡夫、达能和帕玛拉特等跨国乳业巨头全部都在中国开展业务。然而,由于对中国乳业市场和消费特点的了解,尤其是对价格战的应对不足,到2004年至2005年间,原本雄心勃勃的外资乳业巨头却遭遇了在中国市场的一次全面溃退:从帕玛拉特宣布退出中国乳品市场,到卡夫被本土的三元收购……谁能想到,这几位已在中国乳业市场艰苦奋斗了近10年的跨国乳业霸主,竟被中国本土的三元、光明和圣元等企业逼到了偃旗息鼓的尴尬境地。

是水土不服?还是决策失误?想必只有外资乳业自己才最清楚。

防守反击:民族品牌“内外兼修”图谋国际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和营养型的乳品开始受到国人的欢迎和接受,可喜的是,以三元、光明和圣元为代表的本土乳品企业,凭借对国内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并拥有不可替代的本土资源优势,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如今均已从产品本身到包装形态,以至消费时间、场所等多方面的细分市场都赢得了辉煌业绩,制造出了一大批能与跨国乳业品牌分庭抗争的强势本土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乳业正在以国际标准不断的提升乳品质量管理和进行扎实的品牌建设。而做到与国际接轨,就是为征战国际市场做准备。1998年成立的圣元乳业公司以提供优质的母婴营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