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全篇及出处,首联“连翘六月走南江”尾联“说与檀君作家常”似我国古人出访朝鲜所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0:30:23
苦寻数年不得,如有高人可寻得作者、诗集、作品详细资料及背景,愿与高人结为朋友,共赏诗词佳作
也可能字句稍有出入,“连翘六月走南疆”?
倒数第二联似是“待知**传佳讯”
我认为应该从明清时代的诗集和中朝交流佳话中入手,可是长期以来一直无结果。我连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的《唐诗检索词典》都用上了,10卷本,查了几个星期都不行。百度和Google都试过,还在“国学”论坛上发帖求救,皆败归。我自认为自己的网络与书面情报检索能力还过得去,大二那年选修了整整两个学期的《社会科学文献情报检索与利用》这门专业课,结业成绩89分(全班第二的),查《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都很顺手,可是竟被这么个小事难倒了,太丢人!
谢谢你!墙角中的寂寞
大家再努努力吧!

不好意思,我找了一上午了,却是找不到,没关系的,我会继续帮你找,我的突破口在唐朝时候,中国与新罗互派了很多的留学生,你也找找,看看是不是他们之中的人写的诗句,我会帮你继续找的

  入唐以后,随着唐朝对外交往的开展,新罗子弟大批来到唐朝,在国学学习唐朝文化的各种专门知识。开元年间“登笈之子,分在两京,憧憧往来,多多益办。”在唐国子监内,甚至特辟了“新罗马道”[170]。据有关资料分析,新罗常年居住在唐朝的留学生可达一二百人之多[171]。大体而言,新罗留学生留学期限一般为10年,在华期间,购书款项由新罗支付,而四时衣服及食物等日用所需则由唐朝政府负责供应[172]。

  由于当时亚洲各国派往唐朝的留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有些人对唐朝文化的学习也具备了相当高深的水平,为了表示对他们留学资格的确认并优奖学业突出的留学生,唐朝将科举制度套用在了留学生身上,专门为留学生设立“宾贡科”。[173]在科举考试时,留学生与唐朝举子一起应试,但是“每自别试,附名榜尾”,与正规的考试相区别。上文中提及波斯人李珣、大食人李彦升曾经宾贡及第。但是西域人宾贡及第实在是非常个别的现象,由于新罗深受唐朝文化濡染,而且留学人数众多,宾贡登第者,绝大多数都是新罗国留学生。据统计,自唐文宗长庆初至后梁、后唐之际一百年间,新罗宾贡及第者90人,其中姓名可考者26人,此列简表于下:[174]

  新罗人宾贡登第简表:

  姓名
  登第时间
  资料来源
  备注

  唐纪年
  公元

  金云卿
  长庆初
  821?
  《东史纲目》卷五、九
  仕唐任兖州司马

  崔利贞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叔贞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朴季业
  长庆末?
  824?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

  金允夫
  太和开成间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