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道生态学论述题解题思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6:42:46
1 近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成为城市人非常热衷的话题,一些地区提出了通过人工引种来丰富绿化种类,达到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口号,甚至制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请用所掌握的多样性保护理论及学说,提出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2 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1.物种的保护有两种基本途径
??
即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迁地保护是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的途径。只有在野外,物种才能在自然群落中继续适应变化的环境进化过程。但随着自然界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迁地保护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对于一些濒危物种来说,如果其野生种群数量太少,或适合其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已被破坏殆尽,则迁地保护将成为保存这些物种的唯一手段。例如麋鹿、加州秃鹫等的保护即是成功的例子。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迁地保护的作用,并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践中积极有效地使用这一手段。迁地保和就地保护策略是相互补充的途径。来自迁地保护种群的个体能被周期性的释放回野外,可加强就地保护工作;对圈养种群的研究能够增加对物种的基础生物学的了解,能为就地保护的种群提供新的保护策略。

2.“大树移植风”得不偿失
移植大树虽然可以建设生态城市,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大量移植大树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因此“大树移植”不可取。

在解决大城市绿化用地紧张的高效“新路”:将空地绿化、租地绿化同引导农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实行“空地+租地+产业”的发展方式。城区及周边的丢荒地和闲置地,利用经济杠杆激励人们建设生态景观片林;主干道两旁容易受污染的敏感区,由政府规划,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和个体经营业主以租地的形式种植非食用绿化苗木;沿交通主干道相对集中连片建立苗木产业基地,既增加绿化面积,又带动苗木产业发展。这种兼顾城市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需要,又减少政府投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赢”的局面,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城市增绿的模式。

第二题:
首先是大树移植上的议题,我们一般所讲的大树移植,是指移植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落叶乔木以及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常绿乔木。大树移植前应对移植大树的生长情况、立地条件、周围环境(尤其是城市中原有的植物群落,若树种差异度相差甚大,则不为移植栽种的考虑范围。最好是当地的原生树种)、交通与建筑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