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盈不足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15:19
有没有好心人能帮我解释一下这段文字:

盈亏临界点计算的基本模型
设以P代表利润,V代表销量,SP代表单价、VC代表单位变动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亏临界点,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可求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为: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可以采用实物和金额两种计算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其中,单位产 设某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8 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8 000÷(10-6)=2 000(件)。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2.按金额综合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

如果有其他的关于盈不足在经济方面的应用,也请告诉我,谢谢!!!

好像有些名词有问题,但是不影响理解。这些名词的准确表述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我这里只解释上面所说为何物。

某个产品的成本由可变成本加上不变成本构成。可变成本如原材料等随产量而变,而固定成本如加工机器等不随产量变化。
产品的销售价格至少要大于可变成本,才可能在某个产量或者说销量上达到盈利。因为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
所谓的盈亏临界点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产量或销量,在这个产量或销量上,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

1.按实物单位计算
利润=收入-成本=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当利润为零,即盈亏临界点时,上式为0
可得到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可变成本)

2.按金额综合计算
同样,令利润的表达式为零
销售收入=价格*销量
=价格*(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价格*(固定成本/(价格-单位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销量*(价格-单位可变成本)/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