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中的一些题目(比较多),麻烦大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41:32
1.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W,则传递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

答案:7/2W

怎么得来的?内能不知道,而且终态温度也无法求得,这样内能变化求不到。那怎么算得Q的?

2. 在容积为10-2 m3 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则气体的压强为_____.

答案:1.33×105 pa

怎么算得的??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n是等于1/v,即1/10-2 吗?

3.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空气劈形膜上,从反射光中观察干涉条纹,距顶点为L处是暗条纹,使劈尖角θ连续变大,直到该点处再次出现暗条纹为止。劈尖角的改变量△θ是_____.

答案为 λ/2L 。

怎么算来的,劈尖角的改变量如何求????

4. 双缝衍射实验中,若保持双缝S1和S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不变,而把两条缝的宽度a略微加宽,则( )
答案: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少。

为什么中央主极大变窄? 干涉条纹数目为什么会变少?

5. 气体动理论问题。
已知1mol的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可视为刚性分子),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上升1K,内能增加了20.78J,则气体对外作功为_____,气体吸收热量为_____.

答案 8.31J ; 29.09J

怎么算来的??根据给出的条件并不知道是何种气体啊。而且这样的话自由度不知道,根据△E=Cv△T,以及Cv=i/2RT,由于i不知道,这样的话并不能算得RT的值啊。那怎么求A以及Q了??

6. 一容器内储有某种气体,若已知气体的压强为3×105Pa,温度为27℃,密度为0.24kg/m3,则可确定此种气体是_____气;并可求出此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最慨然速率为_____m/s.
(R=8.31J/mol/k)

答案 氢气;1.58×103

问题:答案是如何运用已知条件算来的,密度有何用??

1, 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自由度i=5,A=P(V2-V1)=W,Q=(2+i)/2 *P(V2-V1);Q=7/2 W.
2, 密度ρ=nm=1/10.2 *100=10,分子的方均根速率=根号3P/ρ=200,解得P=1.33×105 pa .
5, △E=i/2 R△T = i/2 R = 20.78J,i=5,A=R△T=8.31J Q=△E+A=29.09J
6, 密度ρ=nm,n=N/V,PV=νRT 代入数据可确定此种气体是氢气, 最慨然速率为根号2P/ρ.

1.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W,则传递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

答案:7/2W

怎么得来的?内能不知道,而且终态温度也无法求得,这样内能变化求不到。那怎么算得Q的?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自由度是5,所以内能为5/2W,Q=5/2W+W=7/2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你解答一下第4和第7题:
先看一下双缝衍射光强的公式http://pic.ipicture.ru/uploads/090104/ctefHWWqt2.jpg
第四题:中央衍射条纹角半宽度Δx=λ/a 。缝宽增加条纹自然会变窄。至于条纹数变少,你可以理解为假设缝变的非常宽,那么就不会观测到条纹了。具体原理这里不方便解释。
第七题:因为缝宽不同,那么每条缝通过的光强度就不一样了,叠加后原先暗纹出自然光强不为零。但条纹位置实际上是由衍射公式中的第三项决定的,即是由光的相位差决定的,当缝间距不变,那么条纹位置也不变。(相当于缝间距调制了光强)

1.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W,则传递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

答案:7/2W

怎么得来的?内能不知道,而且终态温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