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7:05:16
根据记识材料有无意义 或记实者是否了解其意义 把记实分为哪几类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是以什么方式保持机体的完整统一、如何实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在1863年出版的《大脑反射》一书中指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什么是反射呢?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例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闻到扑鼻的香味,口里唾液增多,即香味作用于鼻这个感受器,由嗅传入神经传递到脑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后,由传出神经将冲动信号作用于唾液腺,于是唾液腺就开始分泌唾液。。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和腺体等)五部分组成的。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反射弧的最后环节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产生的反应活动又将成为一种新的刺激物,重新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返回到中枢,这个过程叫“反馈”。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就能对效应器的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调节,保证有机体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准确性。
2、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遗传的不学而会的反射。婴儿出生时就会啼哭,东西放进嘴里就会吮吸,异物进入鼻孔就打喷嚏等,都是无条件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联系,这类反射活动不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是人和动物所共同具有的。这类反射在中枢的低级部位就可以实现,又被称为本能的或种族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例如,打过针的幼儿再见到穿白工作服的人产生惧怕情绪;被蛇咬伤的人就可能出现“十年怕井绳”的现象。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暂时接通的。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等动物,虽然也能建立初级的条件反射,但是在高等动物身上,条件反射的建立通常需要经过大脑皮层才能形成。在已建立的一级条件反射基础上,高等动物还可以建立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级的条件反射。人还可以建立以语词为信号刺激物的条件反射。
3、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1)经典性的条件反射
俄国近代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罗夫发展了谢切诺夫的反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