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责任(急啊)大家快帮帮忙哪里有这些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02:07
要写论文,明天就要了,大家快帮帮我啊~!谢谢各位了~!拜托了~!

不拘一格塑人才--潘懋元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赵一枫

日前,在美丽的厦门大学,记者与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厦门大学高教所名誉所长潘懋元先生就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话题进行了交谈。潘先生虽已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腿脚利落,待人谦逊平和,没有丝毫架子。

记者: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比公办高校低。而质量是生命线,关乎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潘懋元:当前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从总体上说不如公办高校,但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并不差。笼统讲都不如公办高校,一半是事实,?半是受传统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影响产生的偏见。

记者:那么,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怎样在影响着人们对人才的判定,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人才观与教育质量观该是怎样的呢?

潘懋元: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以能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作为衡量标准的,认为知识学得多水平就高,学得少人才质量就低,而问这些知识是否有用,接受知识的人是否用得着。其实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知识传授的越多,人的头脑反而会僵化变呆。很显然,我们现在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不能按这样的标准衡量。我们应转变传统的人才观与传统的唯知识质量观;树立高素质的人才观与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教育观。人们爱说知识就是力量??它之所以有力量,条件是掌握它的人必须将它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稳定的素质。因此,我们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做为标准的质量观。

记者:但“素质”是一种思想理念,而不是?种模式、一个标准,还应有具体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

潘懋元:《教育大辞典》中“教育质量”条目的释文写道:“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由此可见,这第一层次的要求是衡量人才质量的统一标准,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第二层次是说学校合格人才培养要以符合质量规格为标准。目前许多专科学校毕业生不好分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学校没有按照培养目标来培养人才,一味向本科看齐,让学生多读理论,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