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掠机翼 机翼下反的优缺点 对稳定性的影响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3:16:19
达人们快点啦 下午就考试 十万火急啊!!!!!!!!!!!!!!

后掠机翼的优缺点不用吧,提高跨超音速性能的。
机翼下反的作用是放宽静稳定度,一般来说是用来使过于稳定的飞行特性变得灵活一些。

后掠机翼的低空低速性能很不好。米格-15就是例子不过它不能超音速。

展弦比很小,就是机翼很短,机翼明显呈梯形,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的(翼载荷最大)的机翼。
后掠翼跨音速气动阻力小,适合高速飞行,但气动升力随着速度的增加作用范围向翼稍移动,飞机前后配平困难,兼顾配平阻力时使得飞机机动性不好,提高飞机机动性需要较多控制翼面和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机翼后掠角越大这种倾向越大,但对发动机的要求越低如我国歼8机翼后掠角大,推重比仅0.67,能飞2.2马赫,美F16推重比接近1却只能飞1.9马赫,就是后掠角小的缘故,但机动性大大好于歼8
采用掠型翼是超音速飞机的必须选择,机翼前缘激波无法向外传到,致使机翼震颤恶性增大导致灾难,后掠翼可是机翼前缘激波随着外洗气流向翼稍滑动,最终得以脱离机翼(前掠翼则相反,由翼根脱离),尽管如此飞机在特定速度下机翼震颤也是明显的,现役飞机多避免1.03马赫附近的速度长时飞行,多是加力跨过这个速度飞行或在高亚音速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