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 了解的进来帮忙看看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00:17
问下 看到有种说法说陆逊苦恋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就是嫁给刘备的那个)甚至因为孙尚香之死而将名字有陆议该为陆逊(他在夷陵之战 火烧连营时还叫陆议) 但是因为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没有相关记载 所以想问问这种说法是完全来自民间谣传 还是出自《江表传》 《世说新语》之类的资料 忘各位达人指点一二
说陆逊苦恋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这种说法有多大可信度呢? 是否有《江表传》 《世说新语》上的出处呢?

陆议是在什么时候改名陆逊的?这个问题《三国志》没有明确记载。
1、有人根据陆逊他镇守芜湖时与孙权对话,已经自称“逊”(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那时是孙权把兄策女嫁与陆逊后(216-217年间),吕蒙破荆州前(建安24年,公元219年)。《陆逊传》全文都为“陆逊”,这样定位不准!
2、也有根据魏蜀两国的记载定位,可这两国的记载却全是“陆议”,而吴国的记载正文除《周鲂传》一条,其他几乎都是“陆逊”。这样也不会有定论。还有用《宋史天文志》佐证的,年代太远无法取信。

【我的观点】:鄙人认为古人名与字关系很大,而且也非常看重名字,不会无端改名,其中必有关系自身的大事,或是政治原因(如避讳、坐罪等等)。
如李严“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王平“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如程昱“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於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这些人改名都有记载如“改名”“复姓”“更名”等等,而陆逊只说“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可能说明一点陆逊改名不是出自个人意愿!
如果要说他改名的原因可能是他死后孙权改的。原因是太子事件,请看陆逊之死:“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
“累”字说明孙权是对这位功臣动火了(可能对陆逊的切谏早有怀恨,这次是爆发点而已)而且对陆逊身后事相当刻薄,按照他的功劳封个谥号不成问题,可是孙权偏偏没给,而在“孙休时,追谥逊曰昭侯”。(以上均引自《陆逊传》)
所以我的结论是孙权因为这次政治事件为他改了一个含有一点贬义的名字。这样的话也可以解释为何魏书蜀书与吴书记载他时,名字不一的问题了。因为魏书蜀书(主要是魏)只有陆逊与这两国发生关系时,才提及他,那么这些时候陆逊还活着,就是没被改名之前,所以名会是“陆议”;而《三国志》的《吴书》大都取材于吴国史书,吴国史官(包括吴过其他的人物)既然知道孙权为陆逊钦定恶名,还有几个人敢提他的真名?《周鲂传》一条也许例外。陈寿写《三国志》时也沿袭了这一说法!

你应该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