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关羽的信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56:22
120回本三国的65回:
一日,玄德正与孔明闲叙,忽报云长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玄德召入。平拜罢,呈上书信曰:“父亲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教就禀伯父此事。”玄德大惊曰:“若云长入蜀,与孟起比试,势不两立。”孔明曰:“无妨。亮自作书回之。”玄德只恐云长性急,便教孔明写了书,发付关平星夜回荆州。平回至荆州,云长问曰:“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汝曾说否?”平答曰:“军师有书在此。”云长拆开视之。其书曰:“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云长看毕,自绰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这里的“孔明知我心也”是什么意思?
补充:关羽以比武为借口入川,实际上是要做什么?诸葛回信的意思似乎是说事情已经有了准备了,不必担心了。那么,关羽原来担心的是什么事情?
二次补充:1.刘备入川是建安十六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取得了益州的实际控制权。也就是刘与关已经有三年的时间没有直接见面了。此后一直到关羽死大约有十年的时间,二人也没有再见过面。对于关羽借口比武入川的准确时间不知道。但是,从常理上判断,关系再好的人时间长了不见面原来的关系也难以保证。尤其是刘备在西川出生入死,关羽在荆州无所事事相信也会有一些风言风语的。关羽接到诸葛的信件让大家看,从一定意义是要安定人心。2.刘备在入川前才刚刚取得荆州的控制权,所属的人员与其他的曹、孙两家相比来源复杂。收取了益州以后这一点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加复杂。诸葛后期不断北伐也不能不说是将内部的压力引向外部的意思。
所以,关羽的入川比武只能是一个借口。但是具体是那个或者那些原因却还不清楚。

曹操败走华容道时,曹操身边程昱有一句说关羽“傲上不辱下”。关羽的这种性格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关羽非常有能力,但也非常自大。例如关羽打黄忠时,诸葛亮为谨慎,要关羽带一万士兵,关羽却认为诸葛亮看不起他,只带了几百士兵。

此处小说中没有明说关羽之心,以我们读者的角度来揣摩,应该是关羽自以为是蜀军中(甚至是整个三国时代)第一大将,无论是武力,还是功劳,均为首位。今观刘备大哥对马超非常喜爱,心中不悦,恐马超的光辉盖过自己,于是请求比武。

诸葛亮对关羽大拍马屁,说比武之事是张飞、马超这些只有匹夫之勇的人去干的,关羽文武双全,况且守着荆州,整个蜀国都要仰仗着其神威,可想而知关羽是何等重要,又有谁能与关羽比功劳呢。

关羽非常兴奋,将书信传阅,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何等重要,虚荣心得到超额的满足。

我觉得关羽和庞统的死法有相同的地方,两人都是才能非凡,但贪功、不够内敛。

关羽是聪明人,不会笨到为了比武跑到西川,我想应该是关羽的部下认为关羽被刘备冷落了而有所不满,关羽说要比武只是一个借口,知道诸葛亮聪明能了解自己的心意,之后么诸葛亮就回信把关羽夸一遍,关羽就可以用信来安定部下。
我想大概就是酱紫的。

诸葛亮知道关羽这个人非常骄傲,所以写信夸奖他,文武双全,是一帅才,而马超虽然英勇,只能冲锋陷阵,只是一个将才,也就是不能和关羽相比。也正是刘备集团中人人都迁就关羽,导致关羽越来越骄傲,最后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

字面意思是:孔明了解我的想法啊。
诸葛亮的话满足了关羽争强好胜的心理,其实关羽也不想比武,只是面子上放不下;此时诸葛亮给了关羽一个台阶,正中关羽心意,他自然就会说:孔明知我心也。

诸葛亮了解关羽,知道他非常骄傲,为了让他安心的守着荆州,所以夸奖他。
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导致了荆州的失守,和关于自己的灭亡。

关羽是个非常非常傲慢的人,特别看不起别人,所以对于马超这个新来的猛将,他肯定要去赢了马超来证明自己更厉害,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实力恐怕不能战胜马超,诸葛亮正是看出了他出了他的想法,才写了这封信,信里抬高了关羽,贬低了马超,关羽把这信给宾客看,谁还会怀疑关羽的实力?关羽自然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