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最后一次是那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45:11

第7次

第七次呗。呵呵……

公元1431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使西洋

明代郑和驾船远行,成为航海史上的一段佳话。然而郑和船队是否是人类第一支环球航行并首先到达南美洲的船队,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所作的一些探讨让人耳目一新。

  英国退休潜艇指挥官孟济斯对中国明代郑和航海的研究,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他主张的郑和船队是人类第一支环球航行并首先到达南美洲的船队这一见解,虽然还是一种推测,但却不无道理。
  孟济斯面对的最大难题是缺乏支持他的结论的文献资料。这些报道,使我想起好几年前读到过的一些资料,似乎与孟济斯的研究有关系。
  一则见明朝冯梦龙(1574—1646)《智囊》一书中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英宗(朱祁镇)好宝玩,有宦官出主意说,30年前宣宗宣德年间(宣德五年,1430年)曾派遣三宝太监出使西洋,获得无数珍奇宝玩。英宗就令宦官到兵部去查找三宝太监当年到西洋的海上路线图。兵部侍郎刘大夏得知,就把有关资料找出,偷偷藏去,使宦官找不到这些资料。兵部尚书项忠要追查文书的下落。刘大夏就对项忠说:当年下西洋花费了几十万两,军民死了数万人,是当年的弊政。那些文书应当销毁,以除病根。项忠听从了刘大夏。
  《智囊》所记的史实是可信的。从这则记载可知,郑和确实留下了航海图和其他航海资料,而他最后一次(宣德年间)航海的海图等资料被刘大夏从兵部偷走了,而且几乎可以肯定被他销毁了。
  另一则见明朝祝允明(1461—1527)所撰《野记》。所记不长,全文如下:“正德辛未岁(注:1511年),巴喇西国遣使臣沙地白入贡,言其国在南海,甚远。始领其王命,在洋舶行凡四年半,被风飘至西澜海面,舶坏,唯存一脚艇。又在洋飘风八日,至得吉零国,住十一个月。又往地名秘得住八个月,乃遵路行二十六日至暹罗国。以情白王,王赐日给,又与妇女四人,住彼又四年。至今年五月,才附番人奈林船入广。”
  这则记载与郑和航海无直接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巴喇西”国。在参与郑和航海的马欢、费信所著的《瀛涯胜览》和《星槎胜览》中,均不见“巴喇西”。使臣沙地白说其国“在南海”,而不是在西洋。计算一下单程航行时间,他用了五年多,比郑和船队航行到东非再返回的时间还要多一点。可见这“巴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