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诗意 古文高人的请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5:09:55
律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愁三月雨

这是晏殊的《玉楼春》
  全文为: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意思是:在杨柳依依芳草遍地的时节与你分别,年少轻狂不懂珍惜放手离去。独居楼上在梦中都在回想,离怨愁思之情难以排怀。
  作者用了很多的意象化场景,如芳草长亭五更钟三月雨等等,所以解释起来很难,可以说:只可意会难于言传吧。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本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