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增加上肢的肌肉,同时提高下肢力量,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1:35:33
我先简单介绍自己的身体情况:
25岁。男。身高187CM 体重65KG
爱好足球运动。因为经常踢球,所以腿部线条还算可以,大小腿肌肉块明显。只是上肢及胸腹部缺乏力量。下肢力量不够充足。

我希望通过在家锻炼的方式(含简单健身器材:哑铃等),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使上肢肌肉能够有明显的增加,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下肢力量及耐力。(工作后,总感觉耐力不如以前)。应该怎么样制定健身计划?希望有专业的人士给予帮助,最好是训练手段,训练时间,以及膳食。

我去健身房咨询了下,感觉不是很专业,由于人多,不可能为你专门量身制定训练计划,平时也很难兼顾,而且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办卡吧,经常来练就好了。”

积分不多,20分希望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谢谢
二楼和三楼的回答我见到的多了,也知道是复制的。
四楼和六楼的方法我大概了解,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体育生,大学学的也是体育专业
上肢锻炼我想用效果更为显著的,下肢我以前也是做负重(杠铃)深蹲。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想寻求更为显著的方式,因为我希望在一年内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使自己的身体看起来强壮些。还有我也希望通过非训练手段,诸如饮食方面等获得更多的帮助。
感谢各位的回答,但是答案目前我还不是很满意。
五楼的朋友,你是在推销“毒品”么?

(一) 遵循三条原则
科学锻炼身体应遵遁的三条原则是……全面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全面锻炼,一是指尽可能使身体各部位、各系统都得到锻炼;二是指尽可能拓 宽练习项目和形式,以求发展各类身体素质。
循序渐进,既指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在身体逐步适应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又指学习动作、掌握技术要从易到难。
持之以恒,是指形成习惯,常练不懈,直到终生。

(二) 考虑五个因素
科学锻炼身体应考虑的五个因素是……自身状况、运动目的、活动环境、项目特点和运动量。
自身状况。练习者的年龄、体质、健康状况、性格、技术水平、学习与工作特点等各不相同,只有从这个实际出发去确定合适的运动,才能提高锻炼效果。例如,处在身高突增期的少年,可以多练习一些伸展肢体的动作,性格内向的人宜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脑力劳动者可选择能促进脑细胞活跃、增强心肺能力的有氧运动等。
运动目的。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目的不同,内容、方法、负荷也将不同。以跑步为例,如果是准备参加比赛,就需要有较大的强度;如果为健身,就应采用强度低、不中断的慢跑,每次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而以减肥为主要目的时,持续时间最好不少于20分钟。
活动环境。有条件的话,尽量在室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锻炼。另外,要防止发生因锻炼环境不好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选择项目。不同的锻炼项目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如为了减肥,就应选择消耗体内脂肪效果显著的有氧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等。
运动量。对一般人来说,要以中等强度的活动为主,活动时,平均心率保持在130次/分左右,运动持续时间为40~50分钟,每周锻炼5~6次,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运动效果。

(三) 执行一套常规
科学锻炼身体应注意的三个常规是……准备、活动保护和整理。
准备。活动前,练习者要检查身体,穿着合适的衣鞋,晨练还要避免过于空腹;要检查场地是否平整,野外活动还应先了解环境;要检查器材是否牢固可靠。
活动保护。活动中,要根据活动目的与内容做好准备活动;要加强自我保护与相互帮助;注意自我感觉,区分正常反应与异反应,特别是区分可以继续练习或需要尽快停止练习两种情况。

教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