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篇英语的有关DNA定义和历史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18:31:28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我们已经知道DNA是遗传物质,通过它能够使上一代的性状
在下一代表现出来。那么,DNA为什么能够起遗传作用呢?这与
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DNA分子的结构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科学家已经知道DNA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但是,对于只
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NA分子为什么能够成为遗传物质,仍然
感到困惑不解。为此,许多科学家都投入到对DNA分子结构的研究
中。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如图)。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就是由很多个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长链,简称多核苷酸链。

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的结构中,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即A与T之间以2个化学键相连(A=T),G与C之间以3个化学键相连(G≡C)。由于嘌呤分子(A、G)大于嘧啶的分子(C、T),因此,要保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必定是一个嘌呤与一个嘧啶配对。根据碱基分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只有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对的长度才能大致相同。根据DNA分子的上述特点,沃森和克里克制作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从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四种,但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