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38:00

人名虞姬
  虞美人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
  虞姬,项羽的宠姬,名虞。江苏沭阳县颜集镇人。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人士,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安徽灵县),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编辑本段]三. 词牌名-虞美人
  词牌释义
  〔题考〕 【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轻血化为原上草』之句,世以为工。』又【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作法〕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云:《虞美人》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元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炎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行词,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虞美人》。
  1)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南唐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仄韵) ◎●○○●(仄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