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集精要 明 刘文泰 这本书有没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谢谢大家为我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0:41:49
本草品汇精要》(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是刘文泰等撰辑。
唐宋两朝都有官修的本草,明代弘治朝亦思作此举,故敕命刘文泰撰辑本书。
本书所录药目,主要是取材于《本经》、《别录》、《本草拾遗》以及唐、宋本草。计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等十部。每部所载药品,按《本经》之例,分上、中、下三品,共载新旧药品1815种,计四十二卷。每部各药名下,首先朱书《本经》,次以墨书《别录》的内容;再次又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禁、代、忌、解、膺甘四项(甘四项非每药悉具),分别序达每药的异名。产地、采集、色质、制法、性味、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真伪等。各项的注释,都根据历代本草所述;其据诸家的注释而“不须逐一详名”者,题回“别录”(非《名医别录》);对其近代用效而众论同,旧本欠发挥者,另加注解,则题曰“谨按”。
本书的优点是分项精确,叙述简明,使读者能有系统地了解每一种药物;其缺点是主要材料摘自历代本草,而不是作者从实际观察研究出来的论断,所以更有增补,但发明不多。
本书撰辑成功,因明孝宗逝世,稿存内府而未刊行。其成书年代早于《本草纲目》,因未刊印流传,故在医药学史上未发生什么影响;但从中药发展史来看,对本书应于以重视。
本书有明代的绘写本及清代的重抄本。北京图书馆有残存的清代重抄本十三册。至于明代的绘写本和清代重抄本的其余部分,是否存在,尚待查考。现所见到的是商务印书馆据散失前的清代重抄本晒蓝底本排版重印而发行者。 序跋
进本草品汇精要表
承德郎太医院院判(臣)刘(文泰)(臣)王()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臣)高(廷和)等谨以所修本草品汇精要进呈者(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以民生有欲式弘虑患之规王道无偏克广推仁之术盖大圣亦克用又虽小道必有可观顾兹本草之编实自炎黄而起李唐之上代有发明赵宋以来时加增正传流已越乎千载锓梓奚啻乎数番奈何咨诹未遍于遐方兼之诠释徒拘于已见多或过于粗识其皮肤遂俾千古不刊之书肆有累朝未就之歉时将有待事岂徒然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乃圣乃神允文允武虚心讲学虽山川草木亦宁留意生人暨鸟兽鱼鳖咸若无为而治有道之长迩者慨医道之中衰命(臣)等以复正顾惟朽质曷称渊谋笔札屡勤于尚方指麾一出于宸断翻诸旧刻式用新图躬铅椠以

书名应该是《本草品汇精要》吧?古抄本中只有故宫藏一全本,其它三个残本都残缺较多。商务本出版较早。人民卫生出版社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版过两次,现在能找到的应该也不多了。不过近些年来有四五家出版社又出过新版,其中还有影印本和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