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幼时生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28:39
尽量从多方面分析 详细点!

鲁迅在编定《朝花夕拾》后,写了一篇《小引》,他总结了自己借助回忆幼、少时代生活重归精神故乡的心理体验:“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在我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的确,童年所吃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那般的美好,可是它们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被成年人再度体验到了;故乡的蔬果及其一切风物都是那般的充满诗意,可是成年后若再度去面对这一切时,又会有“人是物非”(与“物是人非”相反)的沉重的失落感。
  其实,一个人只要长大成人,离开了故乡,那么他就不可能返回童年和故乡这些美好的旧境,他已被童年和故乡永远地疏离,而成为四处漂泊流浪的“无家可归者”。唐代诗人贾岛的《渡桑乾》一诗就表现了这种永失家乡的漂泊感:“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注:《全唐诗》下册第14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鲁迅的漂泊流浪体验
  据鲁迅自己晚年写的《我的第一个师父》一文说,他父亲在鲁迅幼时曾为他拜一位姓龙的和尚为师,当然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鲁迅并没有入寺庙当小和尚,他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出家人”。然而若考察鲁迅的一生,我们又会惊讶地发现鲁迅其实正是一位不断地丧失着“家”的漂泊者。
  因祖父科场案,少年鲁迅逃出家门,寄居于乡下亲戚家,忍受着被看作“乞食者”的轻蔑;17岁那年,迫于族人(本家)的欺压和流言的中伤,鲁迅告别老母,离开绍兴,只身一人来到南京求学;1902年,他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日本留学,在异邦前后共生活了7年;1909年回国后,他为生计所迫而奔波于杭州、绍兴、南京等地;1912年,他孤身一人随民国政府教育部迁到北京,寄居于北京城南的绍兴会馆达7年之久;1919年鲁迅把全家接到北京生活,不久又因“兄弟失和”而被“赶”出八道湾寓所,此后在京城几度搬家迁居;1926年为避开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和婚姻中的尴尬境地,鲁迅千里南下厦门,不久因受厦门大学当局的排挤而前往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久,他又被迫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定居。1927年定居上海后,困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和日军炮火的轰炸,他又一次又一次地避难于家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