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吃多会伤元气,救还会使人旧病复发,是否确有其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32:39

竹笋又称竹芽、鞭笋,为禾本科常绿植物竹的幼芽。按出土时令分,有春笋、夏笋、
冬笋之称。国人食用的竹笋,多为毛竹、麻竹、水竹、慈竹、淡竹等芽胞,气香味甘。笋
肉营养丰富,含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其最大优点是含高蛋白、低脂、低糖、多纤维,
肥胖者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常吃竹笋特别有食养、食疗功益。近年发
现,毛竹笋含多糖物质,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组成,有防治癌症作用。但笋性寒滑,患哮喘、
寒胃、腹泻、疔疮者不宜多吃或暂戒食。

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来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经常吃竹笋,每顿进食的油脂就会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从而达到减肥目的,并能减少与高脂有关的疾病的发生。由于竹笋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竹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解渴除烦、利尿通便、养肝明目的功效。

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可食用。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为适合。

适用量:每次25克。

温馨提示: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利,下部宜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对钙的吸收,所以正在长身体阶段的儿童不宜多食。有尿路结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可能对竹笋过敏。

素菜佳品:竹笋

国人有句古老的成语“雨后春笋”,描写的是一番春雨,催出竹林下千百个春笋竞相
破土而出,其景象充满生机和活力。
竹笋肉厚、色白、质嫩、气香、味鲜,古时享有“寒士山珍”、“素菜中第一品”等
美誉。古往今来,备受诗人、画家、医家、美食家的赞赏,也历来是国人喜吃的佐膳佳蔬。
《诗经》中有“其蔌维何?惟笋及蒲”之句,可见竹笋早已同香蒲为蔬,国人吃笋已
有数千年历史。唐诗人杜甫赞:“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道出诗人对竹笋
风味的喜爱。唐诗人白居易颂:“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与宋诗人杨万里赞的“不
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