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提问关于用三相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问题(解释清楚的话追加5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3:22:49
已经知道视在功率也就是容量S=√3*U*I
而P= √3*U*I*cosφ 其中cosφ是功率因数

那么问题一:这里的P应该是额定功率还是有功功率呢?

倘若是有功功率的话,那么额定功率正常来讲应该是 P*效率 效率一般是0.9

那么问题二:为什么我在很多书以及网络中看到 已知额定功率要求求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时候 直接用公式P= √3*U*I*cosφ来求呢?
难道原公式的P是额定功率吗?还是在计算过程中把“效率”(不是功率因数)给忽略了呢?
我迷惑的是P是有功功率!为什么已知额定功率要用有功功率的公式来计算?有功功率与额定功率相区别的效率被丢到哪里了呢?

你理解的基本正确,这里面的确有一个问题:
1、电动机的消耗功率和额定功率不是一回事,消耗功率是指电动机的输入电功率(有功)其公式为:Pi= √3*U*I*cosφ ;额定功率是指电机在额定工况下其主轴的机械输出功率,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效率的系数,即 Po=Pi*η 。
2、为什么大多是情况下都把电机的消耗功率(即输入功率)当成其额定功率(即输出功率)呢?这是因为电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很高的机械,一般说来其功率越大,效率越高,小型电机效率在85-90%,中型电机效率可在95-98%,大型电动机效率可达98%以上,所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十分接近,另一方面,电动机额定标称功率一般仅是工程设计值,本身并非十分精确,和电动机的机械轴真正输出功率,也并非100%的吻合。因此在一般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往往会忽略这个效率系数,直接将电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看做相等。这就是为什么根据电动机铭牌上额定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值计算出来的功率往往比标称的额定功率稍稍大一些的原因。 如果已知额定功率求额定电流,如果没有考虑效率系数,求得的电流值会比铭牌上的标称值稍稍小一些。因此,在进行精确计算或精确设计时,应该考虑效率系数问题。
举例说明: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标称值:电压380V,电流2.8A,功率因数0.85,额定功率1.5KW。根据公式,其输入功率为:Pi= √3*U*I*cosφ=1.732*0.38*2.8*0.85=1.566KW;输出功率功率Po=Pe=1.5KW,电动机效率η=Po/Pi=1.5/1.566=95.8%。

1>这里的P是指电动机有功功率

2>用P= √3*U*I*cosφ 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求未知数据.如电动机功率.电压,求电流.已知电动机电压.电流.求功率等.

问题补充:我迷惑的是P是有功功率!为什么已知额定功率要用有功功率的公式来计算?有功功率与额定功率相区别的效率被丢到哪里了呢?

P>为有功功率.额定功率就是有功功率.

4>需要更正:视在功S=U*I 单位VA或KVA

其时这些叫法本身就有些乱,不严密。
严格来说,应该是额定有功功率。如果是额定功率,或许可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