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表达这个意思用什么成语比较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7:42:56
通过介绍一门学科的一小部分,希望让人以此了解这门学科做什么。
管中窥豹 好像不太合适吧
谢谢大家的回答
可能我的问题没说清楚,下面举一个例子吧
比如说我要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由于内容很多,我的做法是挑选了特定的几位画家的作品,进行介绍,以此展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史的全貌
那我应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做主标题呢
副标题比如说是 从米开朗基罗的画作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即小见大,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

成语释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尝鼎一脔(cháng dǐng yī luá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
成语释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
出 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宋 王安石 《回苏子瞻简》:“得 秦君 诗,手不能舍……馀卷正冒眩,尚妨细读,尝鼎一脔,旨可知也。”

抛砖引玉不好.抛砖引玉往往是第一个发言的人用的谦词,表示我把平平的意见拿出来,希望把大家宝贵的意见引出来. 一叶知秋也不好,有贬义.

可见一斑?

一叶知秋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即小见大,见微知著、抛砖引玉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成语释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尝鼎一脔(cháng dǐng yī luá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
成语释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
出 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宋 王安石 《回苏子瞻简》:“得 秦君 诗,手不能舍……馀卷正冒眩,尚妨细读,尝鼎一脔,旨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