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他对治国安民进一步的认识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9:35:43

唐太宗时期他对治国安民进一步的认识到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以史为鉴,戒奢从检的治国思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