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永乐皇帝有什么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14:00:13
永乐皇帝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4子,原封号燕王,后来因为建文皇帝的削藩致使他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变,并夺得皇位
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照抄史料

大家最好不要照搬照套书上的,那样没意思。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历史上诸多帝王的一样,朱棣也是一个有功过是非的皇帝,这很正常。自幼便在北京自立门户,北御元朝残余,从朱元璋的分封情况来看,朱棣从小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军事政治才干。
但是由于朱元璋十分喜爱长孙朱允文,他做为儿子受到了冷落,心中自然不甘,待朱允文继位宣布限制藩王权力,朱棣那种积蓄已久的野心就暴露无遗了,他召集军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把他的侄子赶跑了,自己终于做了皇帝。历史上叔侄之间相残的例子还真是寥寥无几,朱棣算是开了先河,原本所谓的“清君侧”倒成了“清君”,这似乎给人留下了千古骂名。他最为残暴的例子还有针对建文帝遗臣方孝孺的“灭十族”,这简直就是对知识分子的扼杀,面对大义凛然的忠臣孝子,他可以这样不留情面。
但是他也有明智的一面。他意识到南京非大明长居之地,便想起了原来自己的封地北京地理环境优越,命人修建了紫禁城,迁都称帝,建筑的精美绝伦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他可以说是为我国古代建筑史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瑰宝,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打通海上交通的皇帝,派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出于个人的私欲——为了炫耀自己,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海内外的发展,同时他为了集众家之长,促进古代文化的发展与壮大,命文官解缙主编《永乐大典》。
不过在他晚年曾多次远征蒙古,长途跋涉,虽各有胜败,但劳民伤财,这为后来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埋下了伏笔,他本人也在军中病逝,没有为后世子孙留下什么遗嘱。
综上所述,朱棣虽然在即位之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他还是一个明君,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自他之后,明朝再无一帝能再创他的辉煌,这也和他自身没有做长远的打算有关。

他帮助过其父开基创业、对天下百姓脱离水深火热有大功、他发动政变夺取帝位的行动是有利天下百姓的而且合理合情也不算篡位、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是大功劳、他主持编写《永乐大典》和保护重视书生···这些发展壮大了博大浪漫的大明文化、修补长城有利防范西北侵略、定都北京有利国家南北统一和边疆稳定扩大、多次攻打蒙古是为了削弱强悍外敌并造就了近300年的大和平----总之这位属鼠的精英坚强聪明博大勇敢并且好像属鼠男性精英多半都有个非常伟大神圣的父亲!

洪武二十三年(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