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有一处没不懂,请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2:01:49
卷六,秦纪一,始皇帝二十五年。
已时,秦强天下,伐赵而赵灭,击魏而魏亡,诛燕而燕不幸,击楚而不得免,于是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关内诸侯仅余齐,天下震恐!

《资治通鉴》上载: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以故齐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吾不解,君王后欲言者何,而止于欲言,何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去影响君王如何选择可用者,而不是直接告诉他哪一个是可用者是为上策。当然,如果是齐王的智力有局限,那也只能做些越俎代庖,退而求其次的事。如同陈澹然[清]所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网上有《资治通鉴》全译,可下载查看。

谁知道呢。只能是个谜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去影响君王如何选择可用者,而不是直接告诉他哪一个是可用者是为上策。当然,如果是齐王的智力有局限,那也只能做些越俎代庖,退而求其次的事。如同陈澹然[清]所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十九年。《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目 录
第一卷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至烈王七年(前403年前369年)
第二卷 周纪二 显王元年至四十八年(前368年前321年)
第三卷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至赧王十七年(前320到前298年)
第四卷 周纪四 赧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前297至前273年)
第五卷 周纪五 赧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前272至前256年)
第六卷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至始皇帝十九年(前255至前228年)
第七卷 秦纪二 始皇帝二十年至二世皇帝元年(前227至前209年)
第八卷 秦纪三 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前208至前207年)
第九卷 汉纪一 高帝元年至二年(前206至前205年)
第十卷 汉纪二 高帝三年至四年(前204至前203年)
第十一卷 汉纪三 高帝五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