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昆曲《孽海记》的故事概要,和主要唱段的唱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10:32
麻烦哪位昆曲高手说一下《孽海记》得故事概要,和其中比较精彩的折子戏,以及唱词(附念白),谢谢!

《孽海记》本源不可考,其名最早见于《缀白裘》一书,应是清宫大戏《劝善金科》中的一段,曲词与唱腔和曲牌格律不尽相同,又有滚唱,可能是弦索调或地方小调昆曲化而成的。目前经常搬演的有「思凡」、「下山」两出,浅显通俗,对封建的传统大胆的加以批判。

《思凡》
人物:赵色空(旦)
情节:谓有赵氏女,自孩童之时,为父母舍入尼庵。削去八千烦恼丝,做佛门弟子。及至情窦初开,始悔空门之中,不足以结善缘,并不足以证善果。于是晨钟暮鼓,转辗愁思。礼忏唪经,反增魔道。入夜来僧房寂寞,对此半明半灭之孤灯,更难消释。左盘算,右盘算,九转回肠:计惟觅一如意郎君,度少年大好之光阴,结我善缘,证我善果,且可举我善愿。正值庵中一切优婆塞优婆夷等,均有事他往,遂逃下山去。

在昆曲的舞台上,有一句老话叫做“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两出戏都是唱做并重的独角戏,对于演员的要求格外高,全出一人到底,旋律优美流畅,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出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出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

剧本:色空上。)
色空 (诵子) 昔日有个目莲僧,救母亲临地狱门。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
(白) 南无阿弥陀佛!
(念) 削发为尼实可怜,禅灯一盏伴奴眠。光阴易过催人老,辜负青春美少年。
(白) 小尼,赵氏,法名色空。自幼在仙桃庵出家,终日烧香念佛;到晚来,孤枕独眠,好不凄凉人也。
(山坡羊牌) 小尼姑年方二八,
正青春,被师傅削了头发。
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
见几个子弟游戏在山门下。
他把眼儿瞧着咱,
咱把眼儿觑着他。
他与咱,咱共他,
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
死在阎王殿前由他。
把那碾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
放在油锅里去炸,啊呀,由他!
则见那活人受罪,
哪曾见死鬼带枷?
啊呀,由他,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白) 想我在此出家,非干别人之事吓!
(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