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各种三角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47:41
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各种三角形 三角形 的角度 等等~~~~ 关于三角形的都给我最好

【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上的中线x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 要求的中线与已知的三角形两边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我们设法把这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进行计算.

解:如图,AB=5,AC=7,BO=CO把△AOC以O
点为中心旋转180°,OC
与OB重合,
∴ A点、A′点关于O
点对称,B点、C点关于O点对称,
∴ △AOC、△A′OB关于O点对称.
∴ AC=BA′.
在△ABA′中,AB+BA′>AA′>BA′-AB,
又∵ BO=CO,AC=BA′,OA=OA′
∴ AB+AC>2AO>AC-AB.
∴ 1<AO<6.
【小结】当线段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时,应注意将线段进行转移.
【例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21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
【分析】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求解,由于未说明12cm和21cm具体是哪部分的长度,所以应有两种情况.
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xcm,底边长为ycm,

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是5cm.
【小结】方程(组)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通过设未知数,利用题意来设法建立方程(组),再求解.
【例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15°,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交AB于M,BD=8cm,求AC的长.

【分析】 因为MD是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知道了BD的长度,我们再根据对称关系可求得AD的长度,然后在△ADC中根据角度关系可求得AC的长度.
解:连结AD,∵ MD垂直平分AB,
∴ BD=AD=8cm,
∴ ∠BAD=∠B=15°(等边对等角)
∴ ∠ADC=∠B+∠BAD=30°.
在Rt△ACD中,∠ADC=30°
∴ AC= AD= ×8=4cm.
【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