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才能长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02:19

有气质有礼貌,就算你长的不好,我想,不管是谁都会说:那个女孩很可爱

转个帖子吧!
我是怎样长大的?

很多人到我的办公室面试时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问的问题好象都是和广告不相关的。比如,我会问你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玩具?你的爸爸有没有带你去游过泳?最难忘的第一次……等等。问这些与广告无关的问题,我背后的目的是想了解这个人是怎样长大的,然后推断他有无做创意人的个性和条件。

有些人说:后天的努力是成为出色创意人的必要条件。我个人感觉是,后天的“努力”这种积极求突破的态度是“基本条件”,而先天的个性与遗传更具有相当的作用;到了这个年纪,我发现,原来我的个性跟我爸爸蛮像的。而“机遇”更是关键性的因素,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大小不同的机遇,至于掌握与否是个人的选择,但选择很多时决定于“个性”。

大家可能很想知道我是怎样长大的来做参考,算一算自己是否有学得一身上乘创意武功的骨格和个性。好!现在就来个身世大揭秘吧,满足一下大家的偷窥心理!

林某出生于1966年,在香港一个叫元朗的小镇长大,有一段时间爸爸还拥有一个鱼塘,所以我的童年其实蛮田园、蛮单纯的,不像一些城市的小孩子(七、八岁就像个小老头一样,讨厌!) 。我父母从小到大其实也不大管我(绝不会问这种问题:书有没有念好啦?是否考了三名以内啊?),正面一点的说法是:采取完全开放型教育概念(到现在还没有学坏倒不是件易事)。我有两个妹妹,在这种家庭结构下,作为一个长子,我做很多事都是独行的,所以我的独立性非常强。

小学时代我念的学校叫钟声小学(后来发现鼎鼎有名的C.C. Tang邓志祥是我的学长),受的就是一般的香港式教育,成绩水平就是非常“中产阶层”,名次不高也不低,其中较受人注目的成绩是美术,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拿A级。那时,旁边所有的人都说我将来该去当画家;而运动是我最弱的一环,基本上到现在,我对所有的运动都不感兴趣;嗜好则和一般的香港小孩没太大分别,看电视,看漫画,拼模型(国内现已开始流行起来了!),

喜欢拼模型的小孩子其实蛮内向的。我从6岁开始就天天关在房间里拼模型,从飞机、坦克、到日本科幻机器人,可能是这个嗜好在从小训练我的思维能力;因为拼模型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