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思想是否源于佛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46:49
不必解释其含义,只求个出处。

佛经只说过“无xx相”,没说“无我”啊

应该是佛教

无相为佛

源于道家。

这是指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无我论。其要义在于:主张“无私”、“无为”,服从自然大道。为此,就要消除自我的欲望,即放弃和消除世俗的一切知巧,把人的一己小我的主宰意识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我就不成其为我了,人我关系也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人我关系。对于自我本身来说,只是服从自然大道,他人或他物对我不再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道家所提倡的这种“无我”,是超越人际关系及其道德意义的“无我”,不是我们今人所理解的在人我关系中消除一己之私,全力爱人助人意义上的“无我”。

是佛教。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无物无我。

是的!最早的。
其实每个宗教都有无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