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用来扶贫犯法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09:45
我看了个小故事:
马上过年了,一县长为他们县的几个贫困村奔走,但没有企业和个人愿意为那个几个贫困村捐钱置办年货。
于是,县长就请假一天,在办公室门口贴上一张只条“过生日请假一天”。结果很多人去给该县长送礼,该县长的秘书和妻子一一统计了这些礼品,于当天晚上送给你几个贫困村。
这时有人举报了该县长,公安机关来把他带走了
故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我想问一下这位县长是不是受贿,有触犯法律吗?如果有会怎么判?

1、“我想问一下这位县长是不是受贿,有触犯法律吗?”:
(1)县长没有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没有受贿的主观故意:所以,不应认定为受贿行为,这是他人自愿的送礼行为。
(2)当然,如果县长有收送后为送礼人谋取非法利益的,是受贿。但如果仅从你所述情形看,不是受贿。

2、“受贿用来扶贫犯法吗?”:
(1)犯法。
(2)如果没有你故事的前半部分(县长为他们县的几个贫困村奔走,但没有企业和个人愿意为那个几个贫困村捐钱置办年货),而是县长先受贿,在受贿后却没有将受贿的钱拒为己有、而是拿去扶贫了:仍然构成受贿罪,但将受贿款用于扶贫,可以作为一个酌情从轻的量刑情节。

3、是否受贿、是否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关键就在于是不是受贿在先、扶贫在后:受贿在先,受贿罪已经既遂,用受贿款作什么用途对受贿罪的认定没有影响了。
而此县长是只有扶贫的主观意图,虽然貌似有受贿的行为,却既没有受贿的故意、也没有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受贿。

这个县长不是受贿,是受礼。受贿是接受的数额比较巨大,且行贿人有比较大的目的。受礼一般数额较少,送礼人是为某种情面情境而为。这个故事中送礼人只是为达到讨好的目的,而县长也构不上受贿。只是手法不够正确,有违道德和法规,但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相反还有可爱之处。

这个不算受贿。

犯法的。。。但是会从轻处罚的

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