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文浅议道家的“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1:32:51
字数要1500!谢谢麻烦了这是考试的结课作业

一纸空文也是道,交白卷也能是满分

人世间有太多的诱惑和困乏.就像一片迷雾.使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 于是只能在迷雾中打转..以至于彷徨.困乏.痛苦..

道是让我们回归自然.助我们拨开迷雾.找回正确的方向.人要是依道而行.就能够超脱名利..爱欲..生死.与万物同存...

人要是能悟道..就可以战胜天地万物.因为你已经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了....

道教,作为汉民族独有的宗教,其思想、文化内涵极为丰厚,对中国文化乃至思想发生了深刻地影响。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大凡出家,皈依道教的道人都非常注意“修道” ,企望道行高深,得到“道”的真谛。究共根源,道教中的“道”是指什么呢?
根据道教经书考证、归纳,道教中的“道”涵义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筒而言之,“道”是宇宙、阴阳、万物的根本,是万事万物变化之维系。显而易见,“道”是一种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是神灵。
上面所说的,只是作为概念的“道”的内涵,然而,作为道教的教义来说,“道”所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庞杂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道经指出:“要知大道,当究一气,二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政,八卦、九官、十翼,须言言而省悟”。
一气:道教内修(即炼性)之术,首重“爱气、尊神、重精”。《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酋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太平经》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保生必须养气。这是道人打坐修炼气功的理论依据。
二仪:指天、地。《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不言天地面言两仪者,指共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日两仪,谓两体睿仪也”。道教认为,宇宙原来是浑沌一片,在神灵的作用下,浑沌初开天便分为天、地(阴飞阳)两仪,而后,由天地配合变化,滋润衍生为万事万物。
三才:指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日阴日阳;立地之道,日柔日刚;立人之道,日仁日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