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本思想与其局限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3:28:01

民本思想也即人本思想,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它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立足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于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
但是,民本是与君主制相联系的,虽有重民、贵民内涵,甚至还有民本思想推导出反对君主专制的大胆结论,但是它始终没有“公民和政治权利”,即赋予人民发表意见的自由、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权利等,因而没有也不可能发展为民主思想,这是因为民本思想往往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民本思想根本上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提出来的。

思想的局限性体现在特定的历史历史时期: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时代,社会分工非常简单,人们的层次差别也不像今天这样复杂,所以,当时这样的提法很有意义。把民本思想放在当下来解读会发现,其局限性是忽略了民与民之间的差异,民众本身是分阶层的,是千差万别的。这是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工问题。

其实只要是思想都有局限性,如果说某种思想很完美,那也是当下的完美……

民本思想的局限性是不谋万世图一时之爽快